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單根立柱9000米超深井鉆機
?
10月22日,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單根立柱9000米超深井鉆機,在我公司通過出廠驗收。
4單根立柱9000米超深井鉆機的研制成功,填補了我國陸上4單根立柱鉆機的空白,標志著我國超深井鉆機研發技術再上新臺階。
此鉆機是公司為“新疆大慶”建設量身打造的“尖兵利器”。該鉆機有2項技術和裝備實現創新,填補了國內空白,擁有18項專有技術和專利技術。
新疆塔里木庫車山前地區是天然氣的富集區,也是集團公司建設“新疆大慶”的主戰場之一。該地區地面、地下斷裂發育,構造復雜,到處是堅硬的礫石層和厚厚的鹽膏層。所以這里的油、氣井大多是超深、超高溫、超高壓的“三超井”,打新井相當于啃“硬骨頭”。
針對塔里木庫車山前地區復雜的地形地貌,公司研發人員在以往的成熟9000米鉆機技術基礎上,進行了創新攻關,研發了滿足首次采用4單根立柱作業的新型9000米鉆機。
該鉆機與傳統的3單根立柱鉆機相比,使得鉆機起下鉆時高速運行區段加長,可增加鉆具容量,降低起下鉆頻次,減少井下故障和復雜情況發生幾率,是實現鉆機提速提效的有效手段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等23名驗收委員會成員,聽取了鉆機《研制報告》和《檢驗試驗報告》,審查了鉆機《標準化審查報告》及主要設計圖紙與制造工藝、廠內試驗大綱、使用說明書等資料,并深入鉆機組裝試驗現場,對4單根立柱9000米超深井鉆機的組裝、調試、產品外觀質量等進行了考察,并在進行了認真的質詢和討論后,一致同意鉆機通過出廠驗收,同時建議抓緊進行鉆機油田工業性試驗。
蘇義腦表示,4單根立柱9000米超深井鉆機的問世,采用了寶石機械生產的9000米和12000米鉆機的成熟技術并進行了創新,進一步豐富了我國鉆機品種,對提高鉆井效率、節約鉆井成本做出了相應的貢獻,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。
公司自2005年研制成功被業界稱為石油工業“神六”的我國首臺9000米超深井鉆機以來,到目前已向國內外市場銷售9000米鉆機16臺。此次共為“新疆大慶”建設研制同類9000米鉆機4臺。
通過出廠驗收并完成整改后,4單根立柱9000米鉆機將發往塔里木山前地區進行打井作業。